RSS

什麼是除權、除息?股價影響怎麼計算?

26 六月

什麼是除權、除息?股價影響怎麼計算?

有個朋友最近剛開始投入股市,
因為他聽了同事推薦,
對高現金殖利率的股票特別著迷。

「你知道除權息嗎?」我問他,但他只是搖搖頭。

「你知道,現金股利 只是把左口袋的錢,換到右口袋而已嗎?」

回來之後整理了一篇文章,市場先生要告訴你:
1. 什麼是配股配息、除權除息?
2. 除息對股價影響如何計算?
3. 除權對股價影響如何計算?
4. 是否該參與除權息行情以及注意事項?

什麼是配股、配息?

配股、配息 就是公司將賺的錢分配給股東的形式

配息:發放現金股利給股東。
配股:配發股票股利,也把錢用來增加公司的股本,將股本的所有權配發給股東。

上市櫃公司如果有賺錢,每年都可以將一部分獲利,以配股或配息的形式發給股東,
沒發出去的部分則稱作 保留盈餘,作為公司的備餘現金以及未來投資的資金。

配股相對比較少見,
2013年,全台1551檔上市櫃股票,
有配現金股利有 1064檔,
有配股票股利只有 267檔。(其中245檔同時有配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)

配股代表公司需要錢,
需要錢有2種可能,一是擴大經營,二是填補虧損或資金缺口。
這個話題未來會再討論。

什麼是除權、除息?

各大公司除權、除息的日期通常是集中在6月中旬開始,一直到8月底
在除權日、除息日時,股價要扣掉配股、配息的市值

對投資人而言,公司的錢就是投資人自己的錢

除權除息的概念是認為,
如果發放出1000萬元股利,股價就要向下調整,減少1000萬市值。
因為這1000萬是從公司內部轉移到股東身上的。

市值會用調降股價來減少,就是除權、除息

你拿到多少股息,公司的市值就減少多少

因此,
配息 是把你自己的錢從左邊口袋(公司),換到右邊口袋去(自己)。
配股 是把你自己的錢留在公司,變成資本,但那仍是你的錢。

(資料來源-yam)

除權和除息,股價調整的規則:

1. 除息:就是配發現金股利,股價扣除相應市值

除息的計算就是,
配發1元的股票股利,股價就減少1元

計算公式如下:

除息後股價 = 除息前股價 – 現金股利(元)

例如:
台積電股價100元,每股配3元現金股利,
除息後股價 = 100 – 3 = 97元,

你有 1張(1000股)台積電,除息前市值10萬元。
除息後可以得到3000元的現金股利,
但股價除息後,變成97元,
於是你擁有的變成 3000元現金股利,和市值97000元的股票。
因此整體而言,價值還是10萬元。

 

2. 除權,就是發放股票股利,股價扣除相應市值,計算稍微複雜一點

除權的計算是,如果股本膨脹 1倍,股價就減少 1倍

例如:
每1股配發1股,
你有 1000股,就會再被配發 1000股的股票股利,
公司的股本就膨脹成 2倍,因此股價就會減少一半。

但台灣的股票股利單位,不是(股),而是(元),因此要做一點小轉換,

台灣的股本,每1股股本是10元,
配 1元股票股利的意思是,每 1股配 0.1股 股票股利,
因為 1元等於 0.1股股本,

計算公式如下:

除權後股價 = 除權前股價 / ( 1 + 股票股利(元) /10 )

比方說台積電股價100元,要配 5元股票股利,相當於每 1股配 0.5股股票股利,
除權後股價 = 100 / (1+5/10) =66.67元

你有 1張 (1000股) 台積電,配股前市值 10萬元,
配股後,你會多拿到 500股台積電,總股數變成 1500股,
股價除權後,會變成 66.67元,
你的總市值仍是 10萬元。

 

3. 同時配 現金股利 和 股票股利 的情況

計算公式如下:

除權除息後股價 = ( 除權除息前股價 – 現金股利 ) / ( 1 + 股票股利(元) /10 )

比方說,台積電 100元,配發 4元現金股利,和 2元股票股利
除權息後股價 = (100 – 4) /( 1+2/10) = 80元

 

如果除權息後投資人的資產價值沒有改變,那除權息的好處跑哪去了?

股價已反應配股、配息的價值,
除權、除息當天,只是公司重新整理資產的動作而已

事實上,除權息帶來的好處,並非反映在除權除息日當天,
而是在過去早就反映在股價中了。

在過去的一段時間,
投資人不斷的預測未來獲利,並給予股票合理的價值,
公司的這些獲利也因為買賣反映在股價中,

但 股價反應的不只是配股配息,也包含眾多其他因素,
因此要從長期看,才看得出比較明顯的成效。

只要長期持有股票,股利與股息的好處,自然也會反映在股價上

透過 “還原權值” 的動作可以看到股東獲得真正的公司價值,
如下圖橘色的線,便是把配股配息加回去後股價的變化,
可以發現它和股價的報酬差非常多。

405%報酬,年化報酬率約 17%。(用台積電 2330 的報酬 10年下去算)

(資料來源:股魚 – 價值趨勢線 )
(註:一般的還原走勢圖通常是由後往前推算,而這張圖為了解釋除權息的效果,因此改用由前往後推算)

 

如果公司不穩定,即使高現金殖利率,造成賺了股利賠了價差

隨著每次除權息,公司股價都會因為配股配息而下降,
萬一股票下跌後,股價沒有回升到原本價格,而是持續的下降,
領了現金股利,但卻賠了股票價差,
即使現金殖利率高,終究是一場空,

高現金殖利率是建立在公司的穩定上,
畢竟較差的公司只要股價夠低,也能有高現金殖利率。

 

除權息日期要怎麼查?

除權息大多集中在6~8月期間,有幾個網站可以查到即將除權息的股票:

1. goodinfo – 即將除權息日程表

2. HiStock – 即將除權息日程表

 

既然股價都已經反應除權息,那是否參與除權有甚麼差別?

只要在規定的日期內擁有該檔股票,就可以參與股票的除權息,
如果不想參與,就要在指定的日期之前把股票賣掉,等該天過後再買回來。

參與除權息,有 3個要考慮的重點:

1. 節稅的問題影響你是否參與,以及在停止過戶日前,造成 「棄權息賣壓」

繳稅是用個人自己的稅率繳,但公司發放股利前已經先繳過稅,
因為同樣一個稅不應該公司繳一次,你又繳一次的重複課稅 ,兩稅合一法規,
所以如果參與除權息,收到股利後,
之後你在報所得稅時,會需要補繳稅、或收到退稅。

稅額扣抵比率,可以把它想成是公司的稅率,

比方說你的稅率是 10%,公司的稅率是25%,
拿到股利時,公司15%”多繳的稅”應該就要退還給你。

因此,高扣抵稅額比率的股票,會吸引投資人在過戶日前買進,
也稱為除權息行情

比方說你的稅率是20%,公司的稅率是13%,
拿到股利時,你就要補繳7%的稅。

因此,低扣抵稅額比率的股票,會造成投資人在過戶日前賣出,
也稱為棄權息賣壓

是否參加除權息,會比較利弊後決定,

若不參與除權息,就在停止過戶日前先把股票賣掉,
待除權息過後再以較低的價格買回股票,
賣高買低中間的差價,也等同是除權息的報酬。
但要承擔期間股價變動的風險,以及買賣股票的交易成本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對於稅率較高的大戶來說,通常不參與除權息比較划算,
而且領股息還要加上 2%二代健保補充費 ,
(超過5000元股利,要繳二代健保費。只針對自然人,並不會課到法人,有單筆上限20萬),
對大戶來說,股利即使只是差2個百分點,可能影響金額都是數十萬或數百萬,
這也是棄權息賣壓的主要來源。

關於扣抵稅額比率計算,可以參考這篇文章

要注意的是,104年開始,扣抵稅額抵會減半

避稅的條件和方法,可以運用股票期貨,可以參考這篇文章

 

2. 除權息前,融券強制回補,造成 「融券回補行情」

除權息時,會訂出一個股票停止過戶日期,目的是為了計算出參與除權息股東名單,
因此,在過戶日之前也會強制回補所有的融券,
(因為融券是借來的股票,不算真的持有,融資則是借錢買股票,可以參與除權息)。
此外,也會有一段時間禁止融資融券。
這時,被迫回補的融券有時候會形成一波上漲行情。
會融券放空操作的人,也要記得避開這個時間。

停止過戶日前7天:停止融券賣出5天
停止過戶日前6天:已融券者要還券了結
停止過戶日前5天:停止融資買進3天
(以上天數都是營業日計算)

個股查詢連結:近期是否有重大事件造成停止融券?

強制回補資訊,可以在證交所停資停券預告表查到

3. 除權息當天的震盪行情,以及棄權息者買進的 「填權息行情」

除權息日當天股價的波動通常比較劇烈,
先前棄權息者也會在這時候買進,造成一波上漲行情,又稱為填權息行情

填權息,代表股價上漲至除權息前的水準,但填權息行情不見得都會發生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先前的棄權息的賣壓越大,除權息當天回補的力道就越強!
劇烈的震盪,對權證操作有利,可以利用這種市場慣性出手來提高勝率。

 
發表迴響

發文者為 於 2018 年 06 月 26 日 英吋 未分類

 

發表留言